扎扫帚三十余载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扫帚不起眼,生活离不开它。随着塑料扫帚进入千家万户,厚重的竹丝扫帚已渐行渐远。在浙江德清舞阳街道长春村,依靠山区的资源,村里还有不少人从事着扎扫帚的营生。今年70岁的章掌根和63岁的陈雪珠是长春村一对普通的老夫妻,两人结婚至今,就靠着扎扫帚的手艺挣钱养家。
近日,记者走进章掌根的家,一眼就看到夫妻两人一里一外忙着扎扫帚。冬天的山脚边很冷,陈雪珠却光着脚。她坐在石头垒起来的炉子边,拿着一小捆一小捆捆扎好的竹丝在火上一遍遍地刷,然后再用双脚来回搓。陈雪珠说,这道工序可以让竹丝变得软一点。
烤好的毛竹丝送到老伴章掌根那。章师傅拿起已备好的竹制长柄,5小把扎好的毛竹丝,用机器输送带的边角料做绳开始绕扎。“最长、最大的两扎放前面,后面两扎就稍微短一点。”这是扎扫帚最重要的一道工序——绑扎。章师傅不断用劲,缠绕拉紧,五分钟不到,一把扫帚就成形了,再用针将绳子嵌入竹柄固定,又用刀修正了一下扎好的扫帚,看似杂乱的竹毛条就这样成了一把扫帚。
“我也是20几岁才开始学的,除了在附近打点小工,就是在家扎扫帚。”谈起扎扫帚,章掌根告诉记者,结婚后要养家,才开始和妻子跟着自己的舅舅和岳父学。一直以来,扎扫帚是村里不少人的副业,从小看着大人们扎扫帚,耳濡目染,学起来倒也不难。但是扎扫帚看似简单,其实要做的活很多,需要砍枝、分拣、拼接、去叶、绑扎和整形等十几道工序,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。
三十多年如一日,这对夫妻档早就培养了十足的默契,平均每天可以做二三十把扫帚。夫妻俩的扫帚卖得也比一般的农户要便宜一点,卖相又好,周边地区的小贩也会定期来收购,也用不着自己去推销,一年下来也有二三万的收入。夫妻俩告诉我们,如今,儿女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,年轻辈也没有要学这么辛苦的手艺。夫妻两人守着毛竹林也舍不得放下这活,想着靠这传统手艺养老。
记者从村里了解到,像章掌根家这样扎扫帚的农户在长春村不下百家,长久以来,靠山吃山,扎扫帚成了长春村农户的副业。虽然竹丝扫帚还是有一定的市场,但和其他传统手艺一样,也只有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还在坚持着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