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扫帚扫出人心凝聚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每天清晨,天刚蒙蒙亮的时候。郏县长桥镇刘楼村贫困户朱振令都准时走出家门,手里掂着一把扫帚,从南到北,沿着二郎庙村一直扫到刘楼村的十字路口。村民见了都说:“老朱这段变化真大,为人居环境的改变出了不少力。”
和朱振令深入接触后,我深刻地认识到,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。当你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,和他一起拉拉家长里短,才能对症下药,开展针对性的帮扶。相信了解后的认识,是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。
朱振令的父亲是一位伤残复员军人,由于父亲去世的早,加上母亲的不管不顾。他一个人在与生活抗争的日子里,打过工,吃过苦,受过罪。虽然后来和伯父生活在一起,但寄居篱下的滋味是不好受的。每每说到此处,他总是动情地掉下了眼泪。
也许正是生活上的磨难,给予了他对扶贫工作的高度认可。通过一年来开展的针对性帮扶,他切实地体会到了特困人员补助、危房改造、中原农险医疗、到户增收、公益性岗位等多项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。
他对我说:“现在党的政策好,每天晚上出来悠悠转转,看着刘楼村发生的巨大变化,我总在反思自己,是不是该给村里做些什么?”
我想,在他身上发生的转变,不是无缘无故的。正是这种内因的催化作用,让他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。
他说:“现在真的太享福了!工作队和村两委时时处处关心着我们。看病不花钱了,用电有补贴了,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?”
“那你是怎么想起来主动去清扫街道的呢?”我问。
他想了想说:“清扫街道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美化环境。看着你们整天为了我们的事忙前忙后,我怎么说也要做点啥......”
确实,通过长桥镇刘楼村脱贫攻坚组的不懈努力,以他为代表的贫困户的改变很大。屋内院外变得干净整洁了,人看起来也神清气爽,自己遇到的一些小问题,从来麻烦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,动动手就实现了丰衣足食。
这种现象的改观,源于刘楼村脱贫攻坚责任组辛苦的付出。2018年以来,该村通过定脱贫措施和帮扶计划,先后制定了《长桥镇刘楼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》《长桥镇刘楼村村级发展规划》,从贫困户内生动力和移风易俗上入手,加大人力、物力投入,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倾斜力度,先后完成了文化广场、生产路和幸福院建设,完成了路灯安装、路肩陪护、村室整修、土地复垦等多项工作,并推出微电影《我的日记》和扶贫系列相册,记录脱贫攻坚的苦乐瞬间。
我相信,通过引导和示范带动,他们一定会顺利实现脱贫的目标,向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大步迈进。因为,他脸上绽放的笑容和清扫街道的行为,已凝聚了人心,获得了赞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