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贫致富扫把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走进江巴孜乡吐格曼贝希村艾海提·托拉克家院子里,高粱扫把整齐排列的摆放在庭院里。选材、捆扎、修剪……只见艾海提·托拉克娴熟的在编、抓、绑……几个动作干净利索,没多大会儿功夫,看似杂乱的原材料就有了扫把的雏形。
据了解,在20年前,一个偶然的机会,艾海提·托拉克见到村里有人做扫把,想着自己年轻,该好好学一门手艺来增加收入,就这么一个偶然机会,他学会了扎扫把,刚开始的时候,由于经验不足,艾海提·托拉克扎的不好,也比较慢,卖的价格也不高。
“要不放弃吧,不干了,扫把到底挣不挣钱……”由于学艺不精,艾海提·托拉克想着“算了吧”,但是妻子却一直鼓励他,经过慢慢摸索,艾海提·托拉克扎扫把的手艺不仅精湛了起来,还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帮助下,还做起了倒卖扫把的生意。
“你耕田来我织布,我挑水来你浇园……”
夫妻二人分工明确,共同致富,艾海提·托拉克在家扎扫把,妻子则在夏普吐勒镇巴扎专门卖扫把,遇到每个乡的巴扎天,夫妻俩又来回奔跑着卖扫把。现在,艾海提·托拉克每天可以扎30个扫把,做的扫把价格在15-35元不等。
“我扎的扫把质量好,我已经摸索扎扫把20年了,我们家现在年收入可以达到8万左右,我很开心,我希望后面买一个可以生产扫把的机器,我就可以省力一点,现在的扫把全是我自己纯手工做的。”艾海提·托拉克骄傲的说。
致富不忘乡邻
艾海提·托拉克还给村里有意愿做扫把的村民当起了指导老师,并把自己收购的高粱杆子送给村民,让村民也凭着手艺增加收入。
江巴孜乡吐格曼贝希村第一书记刘涛说:“利用冬季农闲或晚上看电视的时间扎扫把,投资成本低,方法简单,需求量大,是村民增收的好路径,现在我们村里有30多户扎扫把的,‘访惠聚’工作队计划形成规模,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,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