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帚的工序并不复杂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在延安说起甘谷驿,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红薯,你知道吗?在甘谷驿呀还有一样东西也挺有名,那就是李家河村的扫帚,据说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扫帚,他们的扫帚不仅做工精致,质量更是没得挑,想知道我们常用的扫帚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,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甘谷驿镇李家河村看一看。
李家河村做扫帚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,村里虽然只有32户人,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做扫帚的好手,村民苏富强最近就买来很多高粱杆,每天都在忙着做扫帚。
这是我跟上我爸爸学的,我爸爸那会就做这的,我小的时候我爸就会做了,生活来源全部都靠这东西。
做一把扫帚的工序并不复杂,一把大扫帚大概要用去20多根高粱杆,先用尼龙绳把高粱杆固定成三个或四个小捆,然后再把这些小捆绑到一起,但是绑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,首先扫帚的形状要好,做工也要实用,做好之后还要在水里浸泡,让扫帚的韧性更好。苏富强家里一天要做一百多把扫帚,基本都卖到了延安城里。
像做这种小的话,扫床、扫车、原来老年人扫碾子扫磨都可以,像这个的话,稍微做大一点的话扫外面,随便扫路,也就顶个大锨使,稍微束大一点的话那就可耐磨了。
钟玉秀可以说是李家河村做扫帚的大户,他们对做工的要求比较高,不好的高粱杆绝对不用。一把扫帚价格只有六七块钱,只有数量上去了,村民们才有利润可挣。虽然做扫帚并不能发家致富,但是李家河村并没有其他产业,做扫帚也成了他们一项主要收入。扫帚虽小,但大家对它充满着感情。
我的扫帚是四股的,把把又光,质量又好,斤称又够,我这个扫帚弄了一辈子了,二十来年了,对这就有感情,没有这我就没有收入。
目前做扫帚在李家河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,但是现在随着城市化发展,用这种传统扫帚的人会越来越少。甘谷驿镇政府也在想方设法帮助村民发展扫帚产业,拓宽李家河村的扫帚销售渠道。从去年开始,甘谷驿政府还把李家河村的扫帚进行了改良,让扫帚的功能不仅仅是扫地,也可以当做工艺品或者民俗产品进行摆设。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甘谷驿镇服务站在网络上售卖,也提高了扫帚的价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