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手艺做扫帚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上个月一片“红色毛球”迅速窜红于各大社交圈,引得大家纷纷打卡。这个新贵网红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:扫帚草,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做扫帚的。
曾有人形容扫帚是“扫尽天下污秽”,既然可扫天下污秽,当然也扫得尽家家尘埃。
如今住的高楼瓷砖地,像这样的扫帚已经不常见了。家住坎墩直塘霍家路115号的胡师傅54岁了还在每天坚持做。
下午去的时候正好碰到胡师傅从地里收原材料回来,拉了满满一车自家种的扫帚草。
“每天都低着头做,一刻也不停”,这是邻居对胡师傅的形容。虽然现在年纪大了,一天只能做个10来把,有的零售,有的批量来订,一年也能卖出个几千把。
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,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整齐地摆放着扎好的扫帚。
胡师傅的父亲就是做扫帚的,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习这门手艺。中途做过篾匠,39岁又干回了老本行。
因为手艺好,胡师傅的扫帚做好从不囤积,都是编好就卖完了。
“我做的扫把质量好,摆在家里他们也会摸上门来的。”他开过两年店名声也打出去了,老顾客渐渐熟悉以后就干脆在家里卖了。
墙上挂满了各种工具,各有用处。
别看一把扫帚简简单单,没多少个零部件,但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,做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。去杂枝分绺、扎紧、修整成形,一道也不能少。
先把从自家地里收来的扫帚草分好绺,杂枝都拔掉,捆成6把扫帚胚,动作迅速娴熟。
整齐排列的扫帚柄买来以后,要花工时去削磨,用火烧剩下的竹枝,用手使之呈现弯钩状。加工至光滑就不会扎到手了。
“绑”是扎的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整个过程中最耗费力气的活儿。把长度适中的绑绳缠在梯子上就正式开始了。
只见胡师傅绷直了身体,借着梯子的拉力双脚蹬地,手上圈圈拉紧,紧紧地把扫帚胚捆住,最后迅速绷紧。
用锯子把多出来的扫帚屁股修剪掉。
为了进一步使扫帚牢固,会在与绑绳连接的尾端,用劈刀用力敲一节毛竹进去,这样做出来的扫帚就怎么扫都不会散了。
最后一步用劈刀把扫帚头修整齐,这不一把平整结实的扫帚就完成了。
在岁月长河中,这些老手艺人用沉默的力量与现代机械化做着抗争,传统的手艺和脉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打磨得更温柔细致。
一把扫帚,留给后人的是那一辈手艺人的拳拳初心。如今做扫帚的材料还在,可是已经很难找到像胡师傅一样会扎扫帚的人了,他从父亲手里接过的不仅仅是一把扫帚,而是心里对这份手艺的执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