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
新闻中心
记忆中的竹扫把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
  天还没亮,也就四点钟,沉睡中的我听到父亲咳嗽的声音。他正在搬运捆绑竹扫把到自行车上。不一会,父亲在门外喊“快起床洗脸刷牙了,都绑好了,趁太阳没出来,早点出发凉快些”,但我实在太困,但又不敢赖床。
  父亲的竹扫把在自行车上绑好了,喊我出发,就这样我与父亲,一前一后,踩着自行车摸着黑出发了,远远看去,就像两团黑影逐渐被夜色吞没,只传来踏板的嘎吱声。
  家里面的老古董:载竹扫把的二八自行车
  02
  那些年如果赶上天灾地里收成都不够交公粮,父亲身体差,也不能去外面打工,家里除了种地,父亲做竹扫把就成为我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。父亲的几个叔伯兄弟侄子都做过竹扫把,只有父亲坚持了下来。二叔跟我说“做扫把造的不是业(受罪),一蹲一天不能活动,被逼的没得办法,才出来做生意”,二叔的几个手指头做扫把被竹刺划得伤痕累累至今伸不直,冬天手掌冻的皲裂大口子,但为了生计忍着疼也得做扫把。二叔迫不得已,终于放弃了做竹扫把这个受苦受累的营生,带着一家人来到北京白手起家改行做起了豆腐,终于家里条件慢慢地好起来了,还在县城买了房子。
  家乡水源充沛,以栽种水稻为主,每个村都有一块平坦向阳的旱地作为打稻场。打稻,扬稻,晒稻都在这里进行。除了扬叉、木锨、簸箕、竹筛、箩筐等,竹扫把也是稻场里面不可或缺的农具。竹制的大扫把,农忙收稻,农闲扫院,农村里家家必备。竹制的大扫把高度1.7米左右,成年人使用不用弯腰,使用时轻压地面,在身子侧前方扇形划开就可以把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。
  父亲做扫把二十多年了,是做大竹扫把的好手,朴实的他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。竹扫把做起来很简单,只需把小竹枝聚在一起,合理摆放好后,用竹篾绑结实就行。但父亲把扫把做到了极致,做起活来一丝不苟,不浪费一根材料,他做的竹扫把,在村里面的篾匠里面是最好的,扇形的竹扫把,每根枝丫都像梳辫子一样一缕缕的。竹扫把都送往土产五金杂货铺,摆在五金杂货铺门外最显眼的地方,就像一件件工艺品。每一个来买扫把的人,总能顺带买一些其它东西,能给老板带一些额外的生意,所以父亲的扫把很受欢迎。但即使这样父亲也没涨价,也没去争抢村里别人固定的东家。
  父亲的竹扫把,卖的价钱与别人一样,慢工出细活,也影响了家里的收入。村里很多篾匠也做竹扫把,他们一天能做二十多把,而父亲一天只能做不到十五把。我们不会做,往往父亲做好了扫把坯子(半成品),我们一家人来做后续的加工,我与母亲用竹篾和铁丝缠扫把,弟弟负责梳理,就这样一家人齐上阵,才能勉强顶村里其它篾匠一人一天的工作量。
  03
  每到寒暑假,我便不得不跟父亲一起踩自行车送扫把。初三暑假那会,从二十把扫把开始,踩车的技术不断熟练,到暑假结束前逐渐加到了三十把,与父亲拉的数量一样。这就像是假期里的一门必修课,直到大学毕业。
  自行车上绑扫把也是一门技术活,需要控制两端的重量一样,否则容易朝重的一头栽下,刚开始总找不到平衡,抓不住车把,左摇右晃。烈日下拉着庞大的扫把,就像一个木偶依在草垛,是那样让人不可捉摸,草垛在自行车上怎么会移动?
  经过一段时间的骑行,感觉体力已经不能支撑,汗水象小溪一样在脸上纵横漫流,而却腾不出手去揩一把,眼睛被汗水浸得火辣辣地疼,一路上只能半睁半闭。每次目的地都几乎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伟大目标!骑车载着扫把,远途的目的地单程大约二十多公里,一路走来都是乡村小路,但这位骑行人,不会去留心太阳倒映在河面上的波光粼粼,他对周围世界中的鸟鸣及其它野生生物的声音充耳不闻,泥土与植物散发出的新鲜气息他也无福消受,因为他需要留心前方道路上是否有坑洼,伸出自行车的扫把会不会擦到路边的行人,想着离目的地还有多远,以及盼着达到目的地的解脱。
  沉重的车把左摇右晃,手必须扶好了,伴随着车子重心的改变,调整车把方向。方向调整过猛,车子反而会失去重心,一头栽倒在地。碰到土路上的坑坑洼洼,一个颠簸车尾就一头着地了。骑过自行车的人都有体会,车子一旦慢下来就会失去平衡。刚开始掌握不了要领,加上体力不支,经常让车倾斜栽倒,倒了后父亲会停下来,重新把车立起来,再次把扫把绑好,这时我感觉像卸下了担子浑身轻松,终于可以歇一会了。
  04
  一次载着扫把骑车走在河堤上,路过积满雨水的泥坑,想加速冲过去,可是泥坑太深了,陷进去了,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扫把粘上泥水,南方天气潮湿,粘上泥水扫把就容易发霉腐烂,这样土产店的老板会踩价。我用一条腿用力的支撑着,另一条腿被自行车的踏板压得不能动弹,我喊着前面的父亲过来救援。可能父亲着急,刚立起来的车子连同扫把一起翻滚到了河堤下面,直到钻进了刺林中才停下。父亲扶起了我歪倒的车子与扫把,我抽出被压着的腿站起来,帮父亲把车子推出泥坑,然后将车子歪倒靠在干的路面。我的小腿擦破了皮,但顾不得这些,我们又下到河堤下面去找翻滚下去的车子与扫把。但车子钻进了刺树林,无法靠近使力气,父亲只好解开了扫把与车子的绳子,我推着空车子,父亲一捆捆的用肩把扫把抗到河堤上,然后重新绑起来再出发。
  有时送扫把途中遇到逆风,或上坡路段,就得整个人站立在脚蹬子上,让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上面,两手紧紧握住把手,弓着背脊,让身体再次左右摆动起来。等到了目的地,累的胸口疼,感觉前胸贴后背,两条腿酸疼。一早上没吃东西,按说应该很饿,但坐下来后发现,面对最爱吃的油条、豆腐脑已没有食欲。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,没有经历怎么会懂?难以想象,有些人只是简单的生活,就已经花光了身上所有力气。充满艰难坎坷,才是生活的本质。愿每个人的付出总有回报。
  这么多年了,缠扫把,骑车载扫把的经历至今停留在我的脑海中,那时的苦累至今历历在目。迎着风,上着坡,风雨中艰难地跋涉,前胸贴后背,撕心裂肺地踩着脚踏板,当你速度逐渐慢下来,快连人带车的栽倒时,路旁的老翁一句鼓励的话“年轻人,忍一口气就上去了”,好心的人会在后面扶你一把,会让你无比感激,充满了力量。
  05
  如今的农村已很少见竹扫把了,做扫把这门古老的手工艺也将慢慢失传,记忆中的竹扫把已慢慢离我远去,但是这份严谨、专注、敬业的“匠人精神”,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年代,让我越发怀恋。今天在这里记下了这段回忆,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自己的孩子了解父辈们成长的故事,幸福是奋斗来的,更是忠于自己的本心以及源自精神世界的满足。
  历经人生的苦难,有人说苦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并对苦难不吝赞美,但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,这个条件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,只有这样,苦难才是一笔值得你骄傲的人生财富。你再怎么说以前的苦难,你都不会自卑,反而有一种豪气。别人听过你的苦难,不觉得你是在诉苦,而是在听一部传奇,不会可怜你,轻视你,反而敬重你。你战胜了苦难,它就是你的财富,苦难战胜你,它就是你的屈辱。在人生的路上,再次面临着波折、痛苦、失意,希望我还能重拾信心,战胜它。记忆中的竹扫把,让我体会到了漫漫长途,终有回转,余味苦涩,终有回甘。
  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
  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以我有限的经历,断不能认清生活的无限可能,唯有抱以最大的热忱和热情,去热爱它。

公司名称:河南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
联系人:李经理
手机:13513814003
微信:13513814003
邮箱:server@myeja.cn
地址:焦作市扫帚工业园
版权所有:河南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3729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