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
新闻中心
竹扫帚和环卫工是亲密伙伴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
  清晨,天还没亮,马路上沙沙作响,有人开始工作了,他们就是环卫工人。他们熟练挥舞着手中的竹扫帚,忽左忽右,垃圾乖乖地跟着扫帚被扫向道路旁,马路转瞬间被扫干净了。竹扫帚和环卫工是亲密伙伴,是卫生命运共同体。竹扫帚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生活用品,它来自哪里?
  现在都已经住在城里了,只能隔周回家看看父母,当我再次拿着那熟悉的扫把时,一瞬间感觉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。只可惜,那只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了。竹扫帚来自山里,是以竹子的竹枝、竹梢等为材料,做成竹扫帚卖,可以增加收入。以前我老家就有制作的,如何制作请听我细说。
  大家都对毛竹子不陌生,它长在大山里,整片整片的,满山遍野,可以叫做竹海。而老家是远近闻名的竹乡,有新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望江竹海,景色宜人。因为自家的山上毛竹子较少,无法满足制作的需求,就得去别的地方的山上去把毛竹枝捡挑回来。因此,父母亲就得在农闲时早出晚归,一般都是步行出去,偶尔坐一小段的汽车,到山上捡,回来都是挑着走回来,是绝对的体力活,很是辛苦。特别是碰到下雨天,毛竹枝被雨淋了之后,吃水后,重量翻倍,挑回来很吃力。所以,小时候,就会在下午,煮好提着点心,按照约定的方向,走路去接,并帮着分担一小担,减轻他们的负担。看着父母亲吃着时那满意的感觉,心里觉得自己能做点事而高兴,也体悟到了生活的种种压力和负担。
  晴天,就整理竹枝、竹梢,把它们摆在较平的地方晒,去掉水分。有时还得晒好多天,每次都得去收绑起来,聚拢了堆在一起,如此反复,甚是费时费工费力。雨天,没有上山,就把竹枝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处理,用棕榈叶子绑成一小把。再拿去晒,竹叶子在太阳光下反复晒之后,很脆,就可以脱叶。这时,我们小孩子就派上用场,人多力量大。把小把的竹枝放在地上,用双脚踩住,不断搓动,在脚和地的不断摩擦下,竹叶子掉了,剩下竹枝条。有时太阳不够大,叶子无法脱落,就得用火对竹叶稍作熏烤。先搭个架子,下面生火,把小把竹枝有序摆放上架子,将其水分熏烤干。要小心点添柴火,一不小心就会烧着了,经常有的是。那多天的努力付为灰烬,前功尽弃,一顿懊恼。
  扎竹扫帚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,别看扎扫把技术简单,这是个技术活,经过父母亲的扎、捆、绕,变成了扫帚。用毛竹丝把脱叶了的竹枝条进行加工,先取一条毛竹丝,毛竹丝一头粗宽,一头窄细,把粗宽一头绑在小柱子上,细的一头拉在手上,套住竹枝把,压弯,绕两圈,再拿一把,如此反复五次,拉、绕、揉、绑……短短几分钟,经过手艺人的巧手,看似杂乱的枝条变成了一把把整齐漂亮的扫帚。捆绑绕好后,还得再次加工,用斧头将头部的竹枝条砍齐,只见竹枝条四处飞溅,因此要对着墙角进行,以免满地狼藉一片。把尾部聚集在一起,修整齐,有时还会拿在手上欣赏一下,露出满意的笑容。还得继续用火烤一下毛竹丝的表皮,让表皮流竹油,以便定型,不易脱落。有时为了防止脱落,还会在头部扎一个花样进行固定。再把每把的成型的竹扫帚按次序摞在一起,一般根据重量来定一摞的数量,往往是二十把。挑到集市去收购,一把才买一两块钱,赚钱谋生不容易呀。
  扫帚虽然不起眼,生活中却离不开它。生活中清洁卫生虽然离不开扫帚,但竹扫帚已经被更轻便携带的塑料扫帚取代了。如今,厚重的竹丝扫帚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作为一门传统手艺,做扫帚的人越来越少,老家人已经全部改行了,父母亲也没做了,偶尔做一把自己家用。它要经过选枝、去叶、扎小把、捆扎、打楔等多道工序。因为太耗体力,加工工序太多,太耗时,利润低,无法满足生活需要。但有一次回去,在老家的一间不起眼的平房内,看到有一位老师傅仍一直坚持着这门老手艺,即将消失的老手艺——传统手工制作竹扫帚。眼前一捆毛竹丝,一根根竹柄,非常熟悉,摸着这些熟悉的物件,内心深处生起涟漪,跟着他重温了一遍,没忘记,真好。
  记得小时候只要到了秋收季节,都会提前准备好几把新的竹扫把,因为农村的水泥埕比较大,方便晒稻谷、晒玉米、晒花生等等……到太阳落山之际,兄弟们就抄着竹扫把,一人站一边,把这些谷物等往中间赶成一堆,再用麻袋装好。秋收季节要来临了,期待回去再次用竹扫帚,扫谷物,扫生活,扫回忆。

公司名称:河南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
联系人:李经理
手机:13513814003
微信:13513814003
邮箱:server@myeja.cn
地址:焦作市扫帚工业园
版权所有:河南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3729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