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卫扫帚里有梦想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他做环卫工之前,老父亲双目接近失明,需要药费;2个女儿还小,还在读书。一家5口,生活的重担,全压在了43岁的王松林身上。
年前,他从做环卫工的舅舅口中得知,环卫工收入不高,但如果吃得了苦,一天干两个班,收入要多一些。
于是,他从180多公里外的英山县南河镇,来到了江汉区环卫质检三队当上了一名环卫工。由于没有其他特长,他像一些环卫工人一样,一天做两份工。
扣除五险,剩下4000多元收入,但他留给自己的只有1000元,用于租房与一日三餐,其余全部寄给了老人和孩子。
半个月吃一次肉,两年未添一件衣服,鞋子是二手的,不时单位还发一些米和油,这是王松林的生活常态。
出租屋内仅有的电器是一台电风扇和一个小电饭煲、一个电水壶。
“如果工资能几年增加一点,就能把女儿接到城里读书。”王松林说,这是他的一个梦想。
他清扫的马路干净整洁
年7月1日,王松林做环卫工上班的第一天。而这个时候,正是军运会环境保障的冲刺阶段,对清扫保洁要求更高。
他第一次知道,路上的烟头或纸屑之类的“点子”,一个月发现多于3处,可能要被罚2元至10元。
为了不被罚,他在保洁的路上,来来回回巡查,发现点子,立即捡起来。2年来,他没有被罚过一分钱。
王松林的第一个班,是早上4时到中午11时,在汉口建设大道杂技厅门前的600多米的路段。
每天早上,他提前30分钟起床,赶到工作点。他拿起自己扎的扫帚,将道路清扫一遍,一遍下来,得花2个小时。
“赶在市民上班前,有个干干净净的环境。”马路干净了,他这才买碗热干面过早。
分钟后,他又回到路上,清洗果皮箱,捡拾路边花坛里的垃圾。
做完这一切,他开始了巡回保洁。
日上午10时许,天空中下着小雨。雨水将路边的樟树叶打落到道路上。
王松林连忙拿扫帚清扫,将树叶放入果皮箱内,“今天一上午,我扫了五六次了,虽然不扣钱,但影响环境,所以,要及时清扫。”
时下班,他骑着单位配发的电动车回家做饭,赶在中午12时前,上第二个环卫班。
在回家路上,发现烟头和垃圾,他从不放过,习惯性地捡起来。经过菜场,他顺带买菜回家做饭。
下午的班,虽然不用清扫,但因人流量大,来来回回的保洁,工作量也很大。
一些经营门店工作人员,将店内垃圾扔到果皮箱,有时甚至将废塑料壳扔在街头。王松林起初默默地清扫了,后来见对方习以为常,便上前善意劝导,结果对方竟称“你们不就是扫垃圾的吗?”
“如果都能够自觉将垃圾放入果皮箱,那就好了。”王松林说,单位配备了电动三轮车,后面背着一个垃圾桶,可以不停来回巡查保洁,比起当初靠脚步巡查,劳动强度减轻了不少。
一天干两个班只为挑起一个家
王松林的家乡,在英山县南河镇油铺垸村六组。
年,23岁的他在广东一家电子厂打工,认识了湖南邵阳的女子周明(化名)。4年后,他们组建了家庭,一双女儿相继出生。
年,妻子与他离婚,他一人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。
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父亲和年幼的两个女儿,他从广东回到了家乡,边打短工,边照顾家。
但每月仅2000多元的收入,远不够家庭开支和老父亲的药费。
有一天,他从在江汉区干环卫工的舅舅那里得知,城里缺环卫工,一天如果干两个班,大概有4000多元的收入。
“我有的是劲,也不怕吃苦。”王松林便来到了汉口,顺利地干起了环卫工作。
月29日中午时分,记者在王松林的出租屋内看到,家中十分简陋,仅有的电器是电扇、电饭煲和电热壶。
下班回家的路上,他花了7.5元,买了一棵大白菜和干子、辣椒。接着他开始炒菜做饭,20多分钟,菜端到了桌上。吃完饭,他赶在12时前,到另一个环卫班做第二份环卫工作。
“平时,午餐只有一个菜,两小碗饭。”王松林说,今天多做了一个干子炒辣椒,算是改善了一下生活。因收入有限,从未在外面买盒饭吃。
王松林一天两份工,月收入4200元,他每月给父亲1200元药费,2000元给两个女儿读书,其中大女儿住校。留给他自己的仅1000元,扣除300元的房租水电,他每月的生活费仅700元。
“我喜欢吃肉,但条件不允许。”王松林说,每半个月,也会买一斤肉,“可以吃两天呢。”
在他的房间里,地上有七八双鞋子。王松林说,在街头清扫保洁,蛮费鞋子的,这些鞋子,都是二手货,最贵的一双运动鞋,20元买的。
买件衣服,对于王松林来说,还是2年前的事。在出租屋的墙上,挂着环卫工作服和几件早已褪色的衣裤。
“平时不是在上班的马路上,就是在下班的途中,用不着买衣服。”王松林说,能省一个是一个。
渴望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
年元月,武汉下了一场大雪。
王松林与大家一起除雪融冰,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,确保了道路畅通。
今年疫情期间,他转战江汉方舱医院28天,从事保洁与消杀任务,直到方舱医院休舱。
他说,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,武汉有困难了,他应该尽份力。
月1日,王松林说,以前街头有环卫工作间,因影响市容,拆除了。如今,街头没有避雨雪和酷暑的地方,“天气冷还好办,干起活来,浑身发热。”
他说,天热就没有办法了。中午时分,马路上热气腾腾,“街上都能煎荷包蛋呢。”好在单位将下午班推迟到下午3时。
实在热得不行,有时就到路边的一些单位蹭凉。王松林说,这些单位都还蛮热情,有的主动给我们续热水,“他们越是热情,我们越是不好意思,怕影响别人经营。”
“如果明确一个场所,那我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去休息或带饭来吃。”王松林说。
虽然王松林不在女儿身边,但他的大女儿读书成绩不错,“排在全班前5名。”
因此,王松林打算把她接到城里来读书,“我读书少,不能让女儿跟我一样。”
“如果工资能够按一定规律涨一点,还像城里人一样有公积金,这个梦想迟早会实现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王松林脸上露出了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