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把书写脱贫文章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“可别小看了这些小拖把、大扫帚,这可都是发家致富的好东西。” 博爱县河南省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扫把加工厂的负责人龚长龙说。
近日,在博爱县的扫把加工厂里,五名工人正在忙着搬运竹条、竹枝,把竹枝排好、捆扎成扫把。
“这种黄色的扫把是熟竹子做的,质量要好些,市场售价十五块钱一把,这种青色的扫把质量稍微差点,上面还有很多竹叶,市场售价十三块钱一把。在这里工作的都是本村人,有10多个,大多是六十岁上下的妇女,其中还有贫困户。”该村党支部书记龚保全介绍说。
龚长龙今年48岁,多年在外打工,后来在浙江省余姚市办起了企业,生产加工塑料制品,但是一场大水冲走了他多年的积蓄,厂子冲垮了,还赔了不少钱。2016年,龚长龙夫妻回到老家博爱县河南省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,回到家乡后,他们并没有一蹶不振,而是时刻想着创业。经过市场调研,龚长龙发现制作扫把、拖把投资小、回本快,效益也不错。于是夫妻二人便决定投资生产扫把和拖把,勇敢地再次踏上创业之路。
“农村需要扫把、城市需要拖把,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,而且周围制作扫把、拖把的比较少,市场空间大。”龚长龙说,他们厂里的扫把和拖把主要在本市和附近的太和、界首等地销售。卖给批发部利润还比较可观,除去原料和人工,一把扫把能挣3块钱左右,一年能够销售10万把扫帚,一把拖把利润也有3块钱,一年能卖两万把,全年总利润二三十万。“以前在外地办厂赔了不少钱,回家乡这几年挣的钱把原来的损失都补上了。”
龚长龙说,在家乡创业,土地是自己的,工人是本村的,村里有不少闲散劳动力和贫困户,在家门口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,他们工作非常积极。“在这里干活实行计件工资,每天可以获得60元到120元不等的工资,多劳多得。”一名工人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