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扫帚是一代人的情怀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俗话说: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。生活中清洁卫生离不开扫帚,如今,厚重的扫帚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作为一门传统手艺,做扫帚的人越来越少,这门手艺也慢慢成为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。一捆高粱,一团麻绳,一个老人,一段历史,一门传承。传统手艺人留下了带着时代更迭的记忆符号,也留下了一代人的念想与乡愁……
在孔村镇范皮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内,有一位老师傅仍一直坚持着这门老手艺。一捆,一根竹柄,一条塑料带,经过师傅的扎、捆、绕、踩,就变成了扫帚。今年82岁的刘利民,从十七、八岁就开始扎笤帚,说起这扎扫帚确是毫不含糊,做出的扫帚不仅好用,还很美观。
刘利民的“绝活”很麻溜。先用一大把高粱苗捆一下,打个底。然后将带着皮带的一端绑在腰上,在捆高粱把的时候,先用工具的绳绕一圈,腰、腿、脚同时发力,胳膊顺着绳滚动着提,这样就扎紧了扫帚的基础部分。扎扫帚的过程中,用镰刀去一部分秸秆就是整个过程的一个技术活,也是个经验活了,“割少了,后边活不好干;割多了,这个扫帚肯定不耐用。”当挺杆过多时,会留出适当的长短后割掉一些。挺杆一把一把地加,尼龙线一道一道地缠,当挺杆够多成一个笤帚时,便把尾端多余的笤秆用镰刀削割成一个多面的锥形,一个笤帚便好了。最后再用刀修理整齐扫帚把,把扫帚苗砍整齐,一把实用美观的扫帚十多分钟就诞生了。
年轻时,为补贴家用,刘利民从父辈那里学习了这门手艺。“一开始扎的也不好看,慢慢练习多了,就扎出型、好看了。”由于他的扫帚美观实用、价格实惠,从来不愁卖。
“现在也不图赚钱,觉得年龄大了,干干闲活也当是锻炼身体。”问起80多岁为何还坚持扎扫帚,刘利民笑着说,“一辈子会一个手艺,只要还有人需要,能干就一直扎下去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