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
新闻中心
用匠心做中国好扫帚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
  “用匠心做中国好扫帚,融真情绣博爱脱贫梦。”在博爱县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墙上,写着几个大字。
  以合作社为核心,小小扫帚,带动周边41个村、10104户农户种植铁扫帚,催生全县新增36个扫帚产业合作社、300余个就业岗位,户均增收4000元。
  “在能力范围之内,做有利于父老乡亲的事情,这是一名党员的责任。”11月27日,博爱县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、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理事长王新峰说。
  800元创业,一把扫帚起家
  将铁扫帚分成一扎扎,用铁丝将木棒与铁扫帚扎紧,一把长柄扫帚制作完成。
  一上午,53岁的刘先生扎了60来个,每扎一个可收入1元。
  “能就近工作、养家糊口,生活不担忧。”刘先生曾因事故致残,回乡后在合作社务工,如今已有7年时间。
  在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,60余名残疾人、160余名贫困户在此找到了生存路、致富路。
  从一个人致富,到一群人致富,这条路,王新峰走了20余年。
  
  2009年,生意日渐兴隆的他反哺家乡,成立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,带领村民一起致富,这是博爱县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。当年,扫帚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。
  “为了能让我们尽快上手,合作社还贴钱给我们培训扎扫帚技术,每人每天10元补贴。”车间里,42岁的汪明英正在编扎扫帚工艺品,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。
  “一家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真的富,党的好政策让我先富了,我要当好村民致富带头人,富村民的口袋,更要富村民的脑袋。”王新峰说。
  在王新峰的带领下,合作社采取“合作社+贫困户+基地+扶贫车间”模式,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子、化肥和技术支持,农户收获的铁扫帚及籽,不论市场行情如何,一律按保护价收购,确保农户稳定增收。
  如今,合作社已吸纳168名村民务工,171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参与种植、分红,其中贫困户占95%。
  “在这里工作有吃有喝有住,有人聊天,干累了就歇息。”车间里,80岁的韩可英乐呵地说,只要愿意做,每天都可以来挣生活费。
  四处“化缘”,跑坏自家小汽车
  2013年,将合作社交给妻子打理后,王新峰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。
  当时,村里仅有一条3米宽的硬化主路,往来车辆错车不便,村里吃水都成问题。
  跑项目、筹资金、兴产业,他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四处“化缘”。
  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下,王新峰筹措资金,全村3户及以上居住地通了公路,81户贫困户住上了安置房,40公里道路沿线安装了路灯,架起20余座桥方便居民出行,全村吃上了自来水,电网全部实现改造。
  从工厂老板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,王新峰坦言自己内心也发生了转变。
  “做村支书后,心中想的是如何为百姓多做些事情,不辜负他们的信任。”他说。
  如今,他带领乡亲种植铁扫帚2.83万余亩,年产扫帚逾600万把,销往北京、四川、湖北、陕西等10余个省市,年产值4500余万元。

公司名称:河南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
联系人:李经理
手机:13513814003
微信:13513814003
邮箱:server@myeja.cn
地址:焦作市扫帚工业园
版权所有:河南林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3729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