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竹林做出新文章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博爱竹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是我国北方古竹园遗存和竹文化发源地之一,具有非常高的生态价值、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。4月12日下午,本报《党报有约》栏目组邀请部分热心市民组成“市民观察团”,前往博爱探访竹林保护和竹林经济发展情况。
当日15时许,“市民观察团”首先来到太行博竹苑。太行博竹苑位于博爱县城西南3公里处,是以北方竹林为风情、竹文化为特色,集休闲、度假、科普、娱乐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,太行博竹苑建于2001年,占地1222亩,其中竹林700余亩,竹子品种丰富,是我国黄河以北竹种最多的竹子专类园、北方最大的竹子基因库和南竹北移驯化基地。其中,黄槽斑竹和两相思竹(对花竹)是博爱特有竹种,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。
博爱竹林保护有关人员介绍,博爱全县竹林面积为11590.36亩,近80个品种,主要分布在月山镇、许良镇、磨头镇、鸿昌街道的62个行政村和博爱农场,清化镇街道、孝敬镇、金城乡、柏山镇有少量分布。博爱有7个乡土竹种:斑竹、筠竹、甜竹、变竹、黄槽斑竹、两相思竹(对花竹)和罗汉竹。其中,斑竹和筠竹占该县竹林总面积的90%以上;黄槽斑竹和两相思竹(对花竹)是博爱特有竹种。
博爱把竹子加工成竹器进行销售,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博爱竹器也叫清化竹器,是我国北方竹编的代表,很早就声名远扬,现已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清朝年间,有部分竹制品作为贡品送入皇宫;清末民国初期,道清铁路通车,竹产品得到迅猛发展。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“万国商品博览会”上,博爱有14种竹器参赛。
博爱的竹业生产,曾经是竹区经济的主要来源,在竹农经济收入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。那时,竹区村村有加工厂,家家有编织业,90%的农户从事竹子加工。当地曾流传民谣:“一亩园,十亩田。”“不怕粮价涨,只要竹刀响,要钱有钱,要粮有粮。
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,竹制品的替代产品增多,竹区群众的收入渠道增多,博爱的竹产业没有了当初的辉煌。但是,博爱依然是我国北部地区较大的原竹和竹货交易市场。竹制品中,部分工艺性较强的多是从南方进货,其他普通竹制品如竹门帘、竹躺椅、竹书架、竹桌椅、竹扫帚、竹架板等为当地制作。如今,博爱每年可生产竹门帘500万挂、竹扫帚200万把、其他竹制品1万余件。
前两年,博爱成立了竹艺协会,开发了竹胸花、竹发夹、竹工艺品、旅游纪念品等20多个品种,但还未实现批量生产;竹林下试种植赤松茸获得成功,目前已推广近300亩。
许良镇党委书记璩永生说,近两年,许良镇赵后村、机房村、吕店村等利用竹林资源优势,积极发展赤松茸种植,引导贫困户参与其中。目前,该镇的林下赤松茸种植有200亩左右,每亩收入万余元,有30多户贫困户通过自己种植、务工就业、注资分红等方式从中受益,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。
探访中,“市民观察团”成员感触颇深。张杰说,竹林种植潜力大,建议实行销售立体化、流通化,销售队伍独立化,种植管理独立化,积极发展竹林旅游观光。
市民“市民观察团”成员耿宁娟说,近年来,博爱一直在探索如何保护竹林的路子,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,但解决好了,既可以保护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片竹林,又可以发展竹林经济。西中道村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,其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