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代人的传承 坚持扎扫帚几十年
主营:环卫扫帚,木杆扫帚,竹竿扫帚,毛毛扫帚 联系人:李经理 销售电话:13513814003 浏览
次
这一老手艺曾是下山后村的“名片” 如今已渐渐失传
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扫帚,如今,厚重的高粱扫帚淡出人们的视线,轻巧便利的塑料扫帚进入千家万户。而扎扫帚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,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。在安海下山后村陈淑概家,两代人几十年来把这一老手艺传承下来,成为村里乃至晋江为数不多仍在坚持扎扫帚的人家。
昨日下午,一进陈淑概家的古厝,入眼的是满屋子的高粱秆。地上、屋子里、客厅里,上百捆的高粱秆被一层层摞起来,堆得高高的,散着的高粱秆和竹枝铺了一地,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。
这些高粱秆,都是他们从贵州、江西、黑龙江等地运过来的。每年8、9月份收成的时候,陈淑概便从这些地方买下一整年需要的高粱秆。
陈淑概一家和请来的一位工人分别坐在天井的各个角落,绑的绑,劈的劈,动作娴熟利落。看似简单,也是挺讲究的。“太重,会断掉;太轻,又容易松掉。”说着,陈淑概的大儿子陈天从就开始演示:抓起一把高粱芒、绑上绳子、再抓一捆高粱芒、再绑绳子、缠上铁丝,几个来回之后,一个扇形扫帚头就成型了。一旁负责劈竹子的陈天从的妻子陈玉兰,把修好的竹子递给他。只见他把扫帚头倒立,把竹子插进去当扫帚柄,然后再用绳子、铁丝把扫帚柄固定。这样,一个扫帚雏形就出来了。随后,陈玉兰再用镰刀对其打磨修整,使之形成成品。
陈淑概从18岁就开始和父亲学这门手艺,一晃就干了47年。劳动中出智慧,他自己发明了个脚拉器,拉绳子绑扫帚的时候省力多了。他还练就了徒手就能把绑高粱秆的铁丝扯断的功夫。
这期间,难免会受一些皮肉之苦,被扎到、刺到都是家常便饭。“你看我这老手,都是茧子了!”由于长期扎扫帚,陈淑概的双手比正常人都要肥大,右手腕还贴了张膏药。
这时,陈天从也停下了手中的活儿,摊开手掌前后仔细瞧,不仅感慨原来自己的手也早已变了样。同样也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学手艺的他,双手已变粗,指头、手掌结满了厚厚的茧子。他说,他时不时得把这些茧子剪掉,不然到了冬天,厚厚的茧子裂开后会很痛,干活就痛苦了。
“有时候挠痒痒,他的手只需要在皮肤上轻轻碰一碰就行了,毫不费力。”陈玉兰在一旁还打趣道。“没错没错,都不用手指甲挠!”陈天从听后立马接茬,在场的人都不禁乐开怀。
最远还出口到菲律宾
就这样,全家每天总动员,除了一天三餐,其他时候都是坐在天井里扎扫帚,几十年如一日。陈天从和妻子这对夫妻档,早就培养了十足的默契,平均每天可以做100多把扫帚。
“我昨天加班了,扎了200把。平时150把左右。”默默在门边扎扫帚的工人朱永米是贵州人,她来陈淑概家帮忙扎扫帚,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。她说,扎扫帚是体力活,赚的是辛苦钱,够勤快就有饭吃。这么多年了,她也做习惯了,也喜欢这门手艺活儿。冬天都是全年销量的旺季,因此,从现在一直到过年,他们将会越来越忙。
此时,开了一辆大卡车从惠安过来的客户蔡先生来进货。作为老主顾,他和往常一样,要了近千把扫帚运回去批发。“这种扫把好用,快过年了,还是挺好卖的。”蔡先生说,虽然现在很多家庭都用塑料扫帚,但是仍有很多工厂、学校、医院等热衷使用这种高粱扫帚,干净卫生无污染,又耐用。
陈天从说,一些比较有环保意识的食品厂,专门只用这种扫帚,比较绿色环保。一些批发商还把这些扫把出口到菲律宾等国家,还是挺有市场的。
曾是每个村民都会的老手艺
对村里这一手艺发展过程颇为了解的老人会副会长陈长标告诉记者,其实扎扫帚这门手艺,曾是下山后村的一张“名片”,也是村里的经济支柱。以前,村里家家户户都以扎扫帚为生,村里靠扎扫帚扎出了名气和品牌。然而目前这门手艺渐渐失传,村里只剩下三四家做扫帚的了。而常年都在做,并且规模这么大的,也只有陈淑概一家了。
“我们村做这个传统手艺,至少有70多年了。”他说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安溪、永春、德化等地区都大面积种高粱,原材料丰富,村里扎扫帚的传统代代相传,父教子,兄教弟,几乎无人不会。最兴旺的时期,整个泉州地区卖的扫帚,几乎都是由他们供的货。
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,不少土地被大面积开发,土地少了,种高粱的田地也少了。要买原材料,只能到西南、东北地区买,成本就高了。后来,村民们渐渐转行,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仍在坚持。
“我们都希望他们坚持下去,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,千万别丢了,不然很可惜。”陈长标说。而陈淑概一家也表示,只要他们还做得动,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的。